近年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主动担当作为,引领谱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
党委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建立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实施“三级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年度有计划、半年有总结、月度有部署、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班子成员与全校师生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各项工作运转顺畅、功能彰显。
党委统筹推进“五个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互联网+思政”新模式。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育人功能,通过连续6年“师友·学友行动”,促进管理干部重心下移,对口联系学院、班级,解决师生困难。专任教师重心前移,担任班导师辅导学生学业。发动学友、校友功能,促进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构建具有二师特色的1+6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思政课教师参演的《是这个理》系列理论节目在媒体同步推出。学校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连续6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涌现出一批师德楷模。
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
学校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谋划治理创新。着力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向“实”,在党建引领下,各项工作由“被动配合”转为“主动作为”。在此基础上,机构改革、教师分类管理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后勤管理改革、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蝉联“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直部门预算、决算编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4.8亿元。艾瑞深校友会排名和武书连排名5年跃升了40位。
突出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开办行知实验班,10年培育“精英师范生”近千人。创建独具特色的“3S”模式和“双联涵养教师教育模式”,连续获省第七、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组建“湖北省教师教育联盟”,创建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省级实验区,推动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方有效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党建品牌。学校依托“师友·学友行动”,落实“一院一品”“一建一促”要求,党建活动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获评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艺心向党共战疫情》微党课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展播,入选全省“十大党建品牌”候选项目。
党建领航学校全面发展
党建引领,同心共建。大抓党建,抓大党建。通过深化党旗领航工程,细化“双带头人”培育、党建示范点建设等工程,谋划 “教风建设年”“学风建设年”“专业建设年”“课程建设年”“课堂建设年”等活动,学校党建引领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从一个新建十多年的本科院校,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齐全、质量过硬、交流密切、特色突出的师范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 5个专业获批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在科学研究方面,教师教育学科群获评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现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获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获教育部、科技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18项。我校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556.03万元,技术输出至企业成交金额4098.56万元,分别位列湖北40所高校第11位和第9位。在招生就业方面,生源居省属本科院校前10位,本科就业率超92%。在国际合作方面,办学项目扩大到3个。在文化传承方面,获“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985项、省级奖项1192项。学校主动参与疫情防控、下沉社区、精准扶贫工作,获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初心不改,杏坛党旗高扬;矢志不渝,征途劈风斩浪。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刘锐)